一、总体情况
1—6月份,全县共发生2起事故,死亡2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起、下降33.33%,死亡人数减少3人、下降60.00%。
二、行业事故分布情况
1—6月份,道路运输行业领域: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1起、下降50.00%,死亡人数减少3人、下降75.00%;商务服务行业领域: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去年同期未发生事故;其他行业领域未发生事故。
三、各乡镇(街道)事故分布情况
1—6月份,宁州街道发生事故2起、死亡2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持平,死亡人数减少2人、下降50.00%,其他四个乡镇未发生事故。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县要充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面临的严峻形势,认真汲取近期全国各地重大及典型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和把握做好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安全防范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真正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扛实扛牢安全生产责任,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强化极限思维、底线思维,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结合本辖区、本领域、本单位实际,再次全面、深入查找当前安全防范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短板不足,紧盯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这个关键,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有效管控重大安全风险。
(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级《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方案要求,结合本级、本部门制定的子方案,提高思想认识,认真熟悉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要求,通过治本攻坚行动推动安全水平大提升,建立完善重大事故隐患企业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进一步巩固深化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成果,继续加强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宣传运用,加大监管执法、明查暗访力度,持续排查、整改各类重大事故隐患,坚决压减事故和死亡人数总量,推动隐患动态清零。
(三)全面加强汛期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水利、自然资源、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建设、应急管理、发展改革、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等行业部门和单位要深入组织开展行业领域防汛检查,认真排查水库(水电站、淤地坝)泄洪设施、堤防险工险段、城市公共设施以及隧道、立交桥等关键部位,及时消除度汛隐患。矿山方面: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强化矿山雨季防汛、防排水、防雷电“三防”检查,加强矿区及周边山体、排土场巡查监测,严防滑坡等事故发生。危化品和烟花爆竹方面:应急管理部门要强化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防雷击、防高温以及防汛安全检查,严格执行高温、雷雨天气停产规定,严防泄漏、爆炸等事故发生。地质灾害方面:各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发挥统筹协调职能,督促有关单位加强受到山体滑坡、垮塌和泥石流威胁的施工工地、生产厂房和居民区监测监控,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建设施工项目方面:有关工程建设项目部门要督促施工单位遇雷雨、大风等极端天气时,按规定立即停止室外高空作业,落实塔吊等大型起重机械抗风防滑措施。其他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实际,切实做好汛期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民爆物品、特种设备、自建房、燃气、校园安全、消防、电力、水利、渔业船舶等其他重点行业领域要加强安全管理,切实防范事故发生。
(四)强化应急值班值守。结合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特点,进一步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发布高温、大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信息,制定完善重点时段各类突出事故应急预案、工作手册和保障机制,加强应急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强化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准备,确保一旦发生事故和险情,快速响应、科学应对、及时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