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扩散,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个关键之年,面对疫情全球扩散的冲击,消费和出口必将受到严重影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中,投资就成为稳经济的重中之重、不二之选。
在此背景下,稳投资成为稳经济促发展的压舱石。关键之年,需要实干精神,华宁县工信局牢牢坚持“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的理念,始终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看作抓经济工作的关键领域,紧抓实抓牢抓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这个工业经济增长的“牛鼻子”。
一、摸清家底,提前谋划
(一)在建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14600万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8500万元。其中,年产2.5万吨赤磷五氧化二磷及精细磷酸盐建设项目于4月复工,年产45万吨中低品位磷矿浮选项目待完成土地调规手续后复工建设。
(二)新开工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243942万元,年内计划完成152644万元。其中,1000吨/年核桃油深加工项目正在拆除旧厂房,计划6月可建设新厂房;2×1.5万吨/年黄磷技改扩建项目已完成备案、征地等工作;60万吨/年石灰生产线配套12万吨/年石粉线技改项目、康盛磷业技改升级项目、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年产2000吨滇中红果露酒生产线、年产2万吨酱菜产品加工、年产30万吨桶装饮用水、工业大麻全产业链种植加工等7个项目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待手续完备后即可开工建设;年产15万吨钙镁磷肥20万吨粒状重钙生产项目、华宁工业园区盘溪化工企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华宁工业园区新庄片区北部三棵树土地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等3个项目,待矿山、资金等问题解决后可开工建设。
(三)竣工投产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31426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2874万元,年内计划完成20824万元。其中,石灰岩矿山转型升级技改项目、活发公司环保改造提升项目、鸿翔配方颗粒生产线产能提升及产业配套建设等3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四)前期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174500万元,正在开展可研报告编制和办理手续等前期工作。目前风电政策松绑,火特风电场(三期、四期)工程和磨豆山风电场50MW增容工程的规划布点等前期工作已完成,基础较好,具备提前开工的条件。加上风电项目投资大,企业资金实力雄厚,若能积极争取到政策和企业的支持,提前开工,不仅能够形成新的投资增长点,并且将积极拉动全县风电产业,为华宁工业经济注入巨大能量。
二、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服务。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级的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原则,把分级分类、精准防控措施做细做实,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增长22条及市政府25条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投资项目的影响。一是紧盯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投资各项工作,通过电话、微信、电脑端办公等方式,变“面对面”为“线连线”、“屏对屏”,积极保持与19家重点企业的联系和对接,为企业答疑解惑。二是加大协调服务力度,为投资项目复工铺路架桥,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协调口罩、消杀用品等物资,尽力帮助投资方解决原料采购难、资金筹措难、交通运输难、要素保障难、人员返岗难“五难”问题;引导已复工企业在确保防控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推进项目进度,对具备开工条件的,抓紧组织开工;对暂时不具备开工条件的,积极做好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有序推进。三是及时向企业宣传扶持政策,做好向上汇报争取工作,协调拨付企业资金38万元,尽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带来的冲击。
(二)紧扣重点产业抓招商。紧扣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战略部署,围绕装备制造、陶瓷建材、生物加工、磷化工、新能源等我县重点发展产业的巩固提升、培育壮大,扎实开展发展基础、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等方面的产业研究,做到知根知底明方向,锁定一批重点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对企业制定个性化、差异化引进方案,主动出击,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力争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助推产业发展。通过认真研判,计划2020年内以陶瓷建材、磷化工为主攻产业,以水泥生产环保配套、建筑陶瓷和磷化工技改升级为主攻方向进行招商引资,拟对接城市为北京市、广东省佛山市和江苏省徐州市。
(三)紧盯重大项目抓招商。进一步加强与投资方保持密切的接触和沟通,强化跟踪服务力度,促成“意向投资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形成新的实物量,切实提高签约项目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以2020年的重点产业为指导,通过和企业深入沟通,明确水泥生产环保配套项目为玉珠公司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建筑陶瓷项目为玉珠公司建筑陶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磷化工技改升级项目为活发公司2×1.5万吨/年黄磷技改扩建项目和康盛磷业技改升级项目。
三、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由于历史原因,我县在工业上主要是依托矿产资源优势,严重依赖于资源型工业尤其是层次较低的磷化工工业和传统高耗能的水泥建材产业,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大,每遇政策调整企业往往以停产面对,主导产业尚在培育之中,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节能降耗的压力较大。
(二)工业投资动力不足。近年落地的重大工业项目,普遍存在着转化率不高、前期推进慢、新开工项目进展慢的现象,如年产15万吨钙镁磷肥及20万吨重钙项目、工业大麻全产业链种植加工项目,对工业投资的贡献作用不明显,工业投资动力严重不足。
(三)工业项目储备不足。我县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难以吸引到具有较大支撑性、长远战略性和带动作用明显的大项目、好项目,工业项目储备不足是我县工业投资面临的长期问题。
四、下步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投资工作认识。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全局上下充分认识到抓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增强抓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改革创新、勇于担当、高效服务的精神,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主动作为,压实责任,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从而推动华宁县工业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
(二)加强协作,做好统计指导工作。加强项目入库工作,深挖投资潜力,做实项目支撑材料。对未入库项目,指导企业加强统计工作,督促业主依法向统计部门申报入库;对已入库项目,辅导企业按时正确填报投资统计报表。做好与县统计局、发改局和工业园区管委会的沟通对接工作,建立密切的工作联系机制,深入企业、进到项目建设现场,全程跟踪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动态情况,对项目随时掌握进展情况,并将工作进展以数据形式实时体现,努力做到应统尽统、应报尽报,不重不漏、不瞒报、不虚报,确保统计数据数出有据和数据质量过硬,准确反映我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的运行趋势与工业发展水平,提升工业投资对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三)优化服务,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按照前期项目抓招商、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的工作思路,全力以赴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和工业投资推进,推动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做好项目审批、用地、环保、资金筹措等协调服务工作,保证项目正常有序推进。
(政策法规和技术创新股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