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华宁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把法治政府建设贯穿到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助力推动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发展。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法治基础
一是制定《华宁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并严格执行,由云南禾长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中,做出法律依据,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二是认真落实云南省提升行政执法三年行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制定《华宁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推行三项制度实施方案》《华宁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华宁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并严格落实;运用“区块链+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填报2024年行政检查记录12条。三是公开我局行政执法职责、权限、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依据、程序、监督方式等信息,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目前我局在编人数33人,持有行政执法证23人,均已参加执法人员培训。今年新考取执法证2人。
(二)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法治保障
1.依法履行部门职能。深入贯彻省、市政府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重大决策部署,2024年根据相关抽查通知,配合县级其他部门联合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2024年度汽车(新车)销售、二手车市场、成品油市场、车用油品(车用汽油)质量进行抽查检查。
2.规范涉企业执法、监管行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处罚办法》对我县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开展安全监管检查,1至12月共12次。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规定,对全县22座加油站及商场超市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出具现场检查记录,提出工作建议,隐患整改;配合上级部门对华宁县裕发纸业、云南金晨纸业2户企业开展现场节能监察。
民爆行业、加油站及工信行业领域企业等未发生安全生产伤亡事故。未发现无证经营、非法经营、非法销售等违法行为。
3.积极开展反恐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局领导班子召开会议对分管行业的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结合实际制定《华宁县工信局反恐工作计划》;3月组织召开2024年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暨消防安全培训会议,与参会超市、加油站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6月“安全生产月”联合县公安局、县反恐办、县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组织县域内加油站和商超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及新入职员工共计160余人开展反恐暨消防相关知识培训和综合应急演练;1—12月共进行反恐维稳督促检查共53次。
4.积极向主管企业宣传推广“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云南政务服务网、玉溪市民生诉求服务一体化平台等投诉举报受理平台,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举报投诉按时办结。
(三)推进法治宣传,强化社会共治
1.落实法律“进机关”普法工作。
一是制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计划表》开展集中学法,2024年共组织学习业务法律10部。二是开展“双万培训”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班,组织12名党支部书记、100余名党员、20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参加培训,邀请县司法局和专业律师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物权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落实法律“进企业”普法工作。
一是到“四上”企业和限下重点企业开展进企业宣讲49户340人次,重点普及行业相关法律20余部。二是联合华宁产业园区管委会8月举办“恪守法治底线,守护企业健康发展”的普法活动。邀请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为我县26户企业70余名职工代表讲授矛盾纠纷、信访问题防范化解、反诈、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内容。三是联合华宁产业园区管委会在宪法宣传日,组织莲花塘片区企业,开展宪法宣传。
3.落实法律“进联系村”普法工作。
组织普法志愿者到乡村振兴挂包联系甫甸社区区委会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宣传工作3次,着重宣传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四)全面推进信访法治化,严格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
一是制定《华宁县工信局2024年突出矛盾纠纷和重点信访问题化解稳控工作方案》,每月梳理矛盾纠纷化解情况及时反馈至县法治单位。二是不定期到加油站、商超、工业企业走访了解排查企业社会隐患排查。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法治政府建设的征程中,尽管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部分干部职工对于这一长远目标缺乏足够认知。其原因在于法治观念未完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业务能力不足,力不从心,依法行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呈现出明显的不足,导致缺乏主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制度建设和权责划分仍需完善。法治政府的建设离不开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当前部分部门规章制度尚存在不足,针对性有待加强。部门制度与实际的执行过程,有的运用得少,有的有所限制,有的缺少有效指导,导致执行过程中存在模糊或执行困难。其原因在于各项制度、考核的权责划分不明确,导致在执行过程中,与其他部门重合责任多,但联动少,为服务主体带来不便,影响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推进效果。
(三)普法宣传形式需创新。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中,普法宣传作为提升全民法治素养、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基础性工作。普法宣传在形式载体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宣传手段较为单一。当前的普法宣传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宣传资料发放和对企业职工“上大课”式的集中培训宣讲,“上大课”内容过于笼统、缺乏深度,受众参与度不高。宣传资料的发放缺乏针对性的解读与互动,使得受众对宣传内容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亲自部署推动。一是每月开展领导班子下访排查工作,截至2024年11月底,共开展领导下访工作48次,并将工作开展情况报送信访局。截至2024年11月底,处理信访矛盾1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48人次。二是将依法治县、平安建设工作纳入全年重点工作,2024年开展依法治县“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推进会2次。三是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024年利用“安全宣传月”、“宪法周”、法治宣传“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结合各股室、中心业务工作,不定期深入企业、街道开展普法活动。
2.加强法治学习:带头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学法用法列入《工信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学习选题计划》,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内容,组织集中开展党内法规、工信系统业务工作法律法规知识学习。
3.强化监督: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依法行政,杜绝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严格按照“三定”方案、权责清单行使我局行政职权。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持续增强法治教育培训。继续加大法治教育培训力度,落实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制度。一方面是制定月度学习计划,按照“一月一学习”计划,提升职工法治素养。另一方面不定期联合公安、司法局等法治部门“进机关”、“进企业”开展法治专题讲座、研讨会,邀请法学专家、资深律师及成功案例的实践者进行授课,分享最新法律法规解读、依法行政的先进经验。
(二)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一是严格执行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配套措施。进一步规范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规范政商交往行为。二是认真贯彻落实行政检查“企业安静期”,精简规范行政行为,做到高效但不高频,“检查+普法”的形式,确保企业能够安全生产的同时减少企业负担。三是利用好“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云南政务服务网等投诉举报受理平台、玉溪市民生诉求服务一体化平台和“互联网+监督”平台,打通线上线下投诉监督渠道。
(三)加强社会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稳定。聚焦社会矛盾风险,及时排查社会矛盾风险隐患,建立常态化排查机制,动态掌握主管行业内各类矛盾风险情况,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压实工作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维护社会稳定。
(四)优化普法宣传的形式载体。积极探索和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法治宣传的手段和方式。提升受众的参与度和接受度。同时,结合受众需求,增加宣传的吸引力。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载体和创新手段,更好地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我局将以此次报告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积极整改,努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