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0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云南省省长阮成发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以只争朝夕、敢为人先的精神,深入实施“云上云”计划,积极布局新基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上云用数赋智”,建设产业互联网,以更大力度推进“数字云南”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下面就我县推进“数字云南”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做出的成效,面临的问题汇报如下:
一、积极布局新基建
(一)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4G基站的推广普及,全县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快的发展,2019年全县增加4G站点124个,2019年底,我县累计4G站点共641个,县域641个自然村4G覆盖数量628个,实现4G自然村覆盖率98%;2019年,争取省级电信普遍服务4G站点一个,2020年5月17日,该项目已经施工完成,2020年申报电信普遍服务4G站点11个,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解决我县偏远、贫困自然村4G信号覆盖的问题;宽带乡村建设成果显著,光纤通达率达86%,县城区域全部实现光纤入户,接入能力可达200M/s,互联网出口带宽达224Gbps。
(二)5G建设稳步推进
2019年,完成我县5G建设发展规划,完成《玉溪市5G建设发展专项规划(2019-2030)》评审、意见征询和上报,5G建设已经提上日程。202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华宁分公司率先开通了商用5G,一期5G站点4个。电信、联通5G商用将陆续发布。
为加快推进我县5G通信网络规划建设,2020年5月19日,我县成立5G通信网络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5G建设工作。
(三)完成我县教育光网建设
截至2019年12月底,华宁县教育光网工程已完成建设施工,完成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24所光宽带建设调测,该项目累计完成全县91所学校的义务教育光网建设,其中中学9所,小学73所,中心校及其他学校9所,共计828条。实现了班班通百兆宽带,光网建设极大助力华宁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完成我县智慧灯杆一期项目建设
此项目由华宁县住房和城乡管理局牵头,中国电信华宁分公司负责实施,2020年初启动并完成了智慧城市中的智慧灯杆一期项目建设,智慧灯杆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支点,后续的数字化运用项目如:智慧停车、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等都会以智慧灯杆为依托。
二、数字化项目建设情况
(一)“互联网+”项目应用深入各个领域
1.“互联网+教育”情况。2019年底由中国电信华宁分公司完成我县光网建设实施,完成全县91所学校的义务教育光网建设,实现班班通百兆宽带,这在我县教育信息化上是一个飞跃。由于我县多年对教育的不断投入,教育信息化技术和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互联网和4G的普及,使“互联网+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县中小学校顺利开设网课并取得很多成功经验,这跟我县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跟我县互联网的普及和4G的普及是分不开的。
2.“互联网+政务服务”情况。认真组织推广“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动政务服务向“两微一端”等延伸拓展,以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健康、民政、住房城乡建设等领域为重点,优先将覆盖范围广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向移动端延伸,推动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进一步拓宽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模式,提升了我县营商环境。
3.“互联网+综治”情况。一是建立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实行“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积极推动全县“网格化”和“6995”信息系统建设。二是建立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以“华宁县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为平台,不断强化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深度应用,实时、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全县治安动态和城市秩序,适时调度、指挥、处置,精确打击、预防、发现和控制违法犯罪,高效维护治安环境和城市秩序,为“平安华宁”建设和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日益成熟,加快了互联网与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进程。
(二)近期我县数字经济建设项目
1.数字服务型产业类2个:华宁县象鼻温泉智慧景区建设和华宁县磨豆山智慧景区建设,结合一部手机游云南,加快景区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景区营销、服务、管理等方面传统模式转变升级,引进智慧停车场、旅游厕所、智能人流监测等,实现景区智慧化,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健全景区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景区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景区智能化旅游服务水平。
2.数字政府类3个:华宁县数字城管指挥中心,数字文化馆建设和数字图书馆建设。
3.数字基础设施类2个:华宁县智慧停车建设和碗窑村智慧景区建设。
4.数字运用型产业类1个:华宁陶云上博物馆。建设云上陶瓷博物馆(含线上线下数据体验馆),运用人工智能和CR影像现实技术搭建华宁线上数字博物馆和线下博物馆数字展厅,同时搭建移动互联网端的数字博物馆,建设慈云寺陶瓷文化展示中心,为华宁打造“国际陶都”增添更加丰富的文化艺术积累;建设华宁陶瓷博物馆,汲取华宁陶文化精髓,设立中国各大名窑博物馆,打造陶文化、陶瓷元素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博物馆。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企业两化融合深度不够,数字化程度明显偏弱
从去年9月我县已经完成的23家规上企业两化融合自我评估数据上来看,1户处于集成提升阶段,占4%;5户处于单项覆盖阶段,占22%;17户处于起步建设阶段,占74%。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我县企业两化融合的形势显得更为紧迫,还有很多更细更实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对策建议:1.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进程。一是对企业领导进行数字化培训,更新企业发展观念,组织和带动企业领导参观和学习深入两化融合、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典型案例,增强企业老板对数字化改造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努力搭建我县企业与数字化服务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真正让企业知晓当前信息化发展阶段,信息化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改变为了什么,对症下药;三是重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农特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领域,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分层次、多维度大力推进我县企业数字化改造。支持企业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智能化工艺装备改造生产和业务流程,引导企业构建数字化控制、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等先进制造能力。鼓励中小企业推进技术、产品、管理模式创新,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有效提升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2.提升企业管理数字化水平。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推广应用工作,不断扩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推动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构建开放式、扁平化、平台化的组织管理新模式。鼓励企业联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运营管理支撑系统,推动企业合理部署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MES(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SCM(软件配置管理)等系统,提高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二)“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
基站落地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公众一方面需要好的信号服务,另一方面却对建站多方阻挠,政府多年来一直进行无线电科普宣传,但收效一般,近年更出现一些逼迁基站行为,协调工作很难开展,随着5G推进,对基站选址、电力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问题更为突出。
对策建议:征对难落地问题,建议政府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协调力度和宣传力度,同时,高度重视通信基站中长期规划布局,在站址选择上尽量考虑市政设施,结合美丽华宁建设要求和智慧灯杆建设,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共建共享问题显现
随着4G网络建设的全面铺开,铁塔公司的成立和迅速发展,使得基站区域选址、共建共享得以实现,但是征对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由于每家的站点需求不一致,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偏差,考虑到高昂的租用费用和站点话务量和流量等考核指标,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会采用相对成本较低的小站作为建站策略,随着5G的深入运用,这种矛盾只是越演越烈。
对策建议:建议铁塔公司高层做好基层调研,鉴于普遍存在的情况与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做好协调,切实解决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
(数字经济和无线电管理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