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面积】 宁州街道东越登楼山接壤盘溪镇,南连华溪镇,西与通海县杨广镇毗邻,西北濒江川县雄关乡、路居镇,北靠青龙镇,东北与通红甸苗族彝族乡相连。地处东经102°49´~103°09´、北纬23°59´~24°34´之间。辖区面积437.8平方千米,城区面积23.8平方千米,距玉溪市府53千米。宁州街道办事处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地址为华宁县宁阳路34号,内设档案室、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联系电话:0877-5012681。
【自然概貌】 境内群山环绕, 峰峦重叠, 溪壑交错,属高山丘陵、河谷盆地相间地形。地貌:西北和东北山梁隆起较高,东南低,南北走向的大卓旗山脉与十八学士山脉纵向切割,形成“两脊夹一槽闪一盆地”的地貌。海拔最高点为西北部大卓旗山峰—磨豆山(那果村委会辖)2663.1米,最低点为东南部的象鼻温泉1564米,高低相差1099米。
【行政区划】 2017年末,宁州街道辖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城关、甸尾、上村、西门、右所、王马、平地、郭家营、新庄、马鞍山、铁埂)和16个村民委员会(吗哒、法果、咱乐、冲麦、西冲、普茶寨、岔纳、新城、阿路本、暮车、舍木多、火特、红坡、茂地村、葫芦冲、那果),下设83个社区居民小组和108个村民小组。
【人口民族】 2017年末,总人口81667人,其中,男41561人,女40106人,有少数民族16536人,占总人口的20.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7人。
【交通】 宁州街道辖27个村(社区),有公路170条,列养里程:467.901公里,技术等级四级,其中:乡道160条,里程438.129公里;村道6条,里程20.69公里;专用道4条,里程9.082公里。现有水泥路面120.665公里,沥青路面2.29公里,砂石路面344.946公里,年初完成通27个村(社区)水泥路建设。2017全年宁州街道通自然村涉及道路有78条, 240.569公路,混凝土浇筑完成有27条,87.081公理,正在施工的有33条124.548公里,计划动工18条28.94公里,涉及25个村社区,总投资13745.02万元,年底完成投资9348.2万元;5个建制村(火特、舍木多、新城、阿路本、咱乐)公路通畅项目投资1650万元,年底完成全部投资。
【文教卫生】 2017年末,宁州街道办事处有各类科技人员66人,其中:副高级21人,中级职称29人,初级职称14人,为定等次2人。宁州辖区内有中小学校27所,其中,小学24所、中学3 所。在校学生 人,其中,初中 人、小学 人。有教职工 人。(在校生人数、教职工人数由教育局提供)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有乡村医生71人。全年共出生718人,其中男性361人,女性357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3.87%,死亡298人。
【财政】 2017年,全街道财政总收入524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4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95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524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5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9万元。做好2017年惠农资金兑现工作,农资综合补贴17513户,47302亩,291.09万元;积极争取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普惠制项目,申报项目3个,争取财政奖补资金130万元。
【人民生活】 2017年享受城市低保2212户2428人,发放城市低保金1040万元;1695户1783人,发放农村低保金410万元;2017年度有23496户67730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受益人次:173405人,全年辖区内人员医疗补偿费用:6844.38万元,医疗补偿资金:3577.76万元。城居保参保人数达到44136人,参保率达98.78﹪,续保率达98.35﹪。城镇新增就业897人,转移就业劳动力6024人。
【经济综述】 2017年,全街道生产总值(GDP)48.5亿元,比上年增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7亿元,同比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7.8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工业增加值为15.6亿元,同比增长17.4%(规模以上增加值为10.8亿元,规模以下增加值为4.8亿元,同比减少1.7%);建筑业增加值为2.3亿元,同比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5亿元,同比增长10.7%。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7亿元,比上年增长30.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9亿元,同比增长1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42元,同比增长8.6%。第一、二、三产业比重11.8:36.7:51.5。
【农业】 实现农业总产值9.15亿元,比上年增长4.2%,2017年,全街道耕地面积52985亩,其中:田21904亩,地31081亩。全年播种农作物146325亩,粮食作物520101亩,粮食总产量1751.25万公斤,同比增长1.3%,人均产量210公斤;播种经济作物94224亩;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种植蔬菜58722万亩,产量12595.06万公斤,产值1.9亿元;粮经比例为35:65 ;播种小春63490万亩,增长2.5%;栽种蔬菜25279亩;累计种植柿子9592亩,产量3031.5吨,产值1819万元;累计种植核桃114864亩,产量294吨,产值764万元;计划种植烤烟26300亩,收购355万公斤;实栽烤烟35533亩,完成收购量2901345.6万公斤,占计划收购量81.73%。实付金额77652549.55元,均价达26.76元;大牲畜存栏19221头,累计出栏牛15705头;生猪存栏113914头,同比增长4%;累计出栏肥猪201419头;山绵羊存栏29351只,同比增长0.2%,累计出栏肉羊16457只,同比增长2.4%;家禽存栏874424只,同比增长0.1%。累计出售和自宰肉禽2386878只,同比增长0.4%。
【工业】 街道辖区内2017年有工业企业935户,其中个体企业865户,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6亿元,增长18.7%;完成工业总产值61.25亿元,增长13.8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23.1%;
【城镇建设】 全力以赴做好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房屋征收签约2120户,签约率95.7%。实际兑付补偿费1787户6.11亿元。签约户累计移交房屋1656户,交房率78.1%,拆除房屋732户,拆除率45.1%。农危改2015年、2016年任务数竣工率均达100%,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兑付工作。顺利建设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普惠制项目”10个。不断巩固提升“五网”建设成效,全力配合做好弥楚高速(华宁段)建设工作,完成27条共87公里通村组公路硬化和村村通道路提档升级;完成县城天然气项目华宁支线铺设,城乡电网升级成效显著,完成27个村(社区)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县城天然气综合利用等工程有序推进,切实提高了辖区能源保障能力;以创建“智慧城市”为契机,着力推动互联网+党建和农村特色产业等工作,统筹推进陶文化创意园、陶文化产业园项目;完成“17个百千工程”项目评审工作,准备实施。开展人饮、沟渠、水库坝塘、水窖等一大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核桃冲水库、小箐水库等项目顺利推进。
【重点项目】一是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开展整村推进和“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以精准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六个精准”、“五个坚持”、“五个一批”,紧盯“695”指标,从金融扶持、劳动力培训、产业帮扶、农田基础水利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社会保障兜底七个方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发放扶贫专项贷款1410万元,283户贫困户受益。完成3个贫困行政村整村推进、资金奖补、养殖扶持等项目,完成了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34户兜底户住房建设。两个扶贫易地搬迁村项目有序推进:舍阴寨39户,38户基本完成,其中建档立卡户5户全部入住;柒树林42户,全部开工建设,一层基本建好,其中建档立卡户14户,全部入住。动态管理后共有建档立卡户1056户3533人,其中,实际已脱贫911户3061人,未脱贫145户472人,D级危房户162户,158户主体工程完工,已经封顶,4户正在建设中。
二是人居环境整治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做优县城、做特乡镇、做美乡村”的发展思路,着力推进“美丽华宁”建设,大力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认真分析、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对城乡人居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使多数地方,特别是县城周围、城郊结合部、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有了质的变化,脏、乱、差等现象正逐步得到改善,群众爱卫生、讲卫生、会卫生的意识明显增强,并初步取得一定成效。
三是严格按照全面推行河长制各项要求狠抓落实,以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七改三清”环境整治为抓手,形成多级联动,层层压实责任的高效运行机制,经常性的开展宣传教育和督查整治工作,从思想观念的变上下功夫,促进水资源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出台了《宁州街道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和《宁州街道全面推行河长制镇级会议制度(试行)》等六项制度成立了全面推行河长制领导小组,完成151块河长公示牌的安装。
四是“百千工程、千村整治”项目的开展,极大地改变了项目村的村容村貌、提升了人居环境、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切身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15与2016年“百千工程项目”共40个,所有项目均已开工。
五是地质灾害搬迁项目,面对脆弱的地质环境和异常的气候条件,宁州街道注重防治结合,加强宣传演练,强化巡查,全年无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并积极申报6个地质灾害搬迁和2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
六是华三中和党校异地新建项目(凤山片区)于2017年8月2日已安排工作组进驻城关社区和甸尾社区,抽调相关于部、代表进一步充实工作组,强化组织保障,按照先征地再拆迁的工作思路,正稳步推进社会协调工作。并且加强资金管理,制定了工作组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并严格遵照实施。多次召开会议宣传学习征地拆迁工作政策,充分听取意见,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完成了《征地范围内坟墓拆迁安置补偿方案》编制和征地范围内的勘测定界工作。
七是南过境路200米范围内的征地项目,已经完成协议签订55户,资金拨付720万元,春节过后已经动工搬迁,高效完成了337亩征地工作。
八是冲麦村委会“四位一体项目”投资500万元,水景观建设、四合院建设、游玩湿地池建设均已完成招投标,即将动工。
九是道路建设有序推进,县城至莲花塘道路建设(一期)暨北入城口升级改造工作,目前完成了辖区内的征地及社会协调工作,正在有序建设中;县城至莲花塘道路建设(二期)正在努力开展社会协调工作;宁锦路延长线道路建设等项目也有序推进
十是全力配合好弥玉高速(华宁段)建设工作。路线总长7.9km。由云南建投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承建,全段设涵洞7道;隧道2座,单幅总长4065m;桥梁4座,单幅总长1066.03m(其中:大桥1000m/3座、中桥66.03m/1座);桥隧比49.4%。
老窝铺1号隧道总长1050m,累计掘进545m,仰拱完成463m,二衬完成301m;2号隧道总长1350m,累计掘进467m,仰拱完成405m,二衬完成383m。完成挖方约40万m3,填方约37万m3,高边坡工程完成约2万m2,涵洞工程完成3座。桥梁工程受林地手续办理影响,主线工程未开展施工,开展了前期的控制网复测和临时设施工程规划等相关工作。现已完成试验段全部征地工作,共计征地484.74亩,其中,临时设施租地233.47亩。并完成辖区范围内所有临时占用林地及林木采伐报批工作,确保用地合法合规。共计兑付征(租)地补偿款2067.77万元。目前正在开展宁州辖区范围内主线工程涉及的施工便道、弃土场等临时用地的租用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普茶寨村委会小土城人饮工程、火特村委会人饮工程、火特村委会火特、背阴岩、小学人饮工程、火特村委会火地、纸厂、核桃冲人饮工程、红坡村委会土老依人饮工程、红坡村委会落水洞人饮工程、2015年普查站供水站因公路改线工程、董家山供水站因水池改线工程等8件,工程总投资135万元,解决2147人、140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完成吗哒小寨坝塘整治工程、咱乐红坡水库、上村岩子脚坝塘涵洞修复、马格邓小坝塘抢险处理工程、煤炭窝小坝塘抢险处理工程等5件水库坝塘工程,合计投资36.20万元,改善灌溉面积200亩。配合完成董家山高效节水项目1件,合计投资700万元,改善灌溉面积2000亩。配合完成2016年普茶寨农业开发工程、2016年普茶寨蔬菜产业项目工程两件农业开发项目,总投资1410万元,改善灌溉面积4700亩。完成沟渠工程7件:王马社区龙潭西沟水毁修复工程、平地抽水机构、新庄红石岩沟渠、大箐水库渠道水毁修复工程、响水小组农田水利项目、冲麦渠道防渗工程、茂地村大坡箐排洪沟等7件沟渠工程,投资达97.5万元,改善灌溉面积2100亩。完成郭家营科技文化室建设、郭家营村内道路硬化等2件移民工程,共投资150万元。
2015年,2016年农村危房改造竣工率达100%。以“百千工程”为抓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百千工程”共40个,2017年底全部均已开工,顺利推进。冲麦村被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西家冲被列为玉溪市首批美丽宜居村庄,鸡蛋村被列为玉溪市“卫生村”。实施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普惠制项目”10个,完成27个村(社区)道路硬化,及多个居民小组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民健身场所等为内容的公益设施建设;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调查全面结束。
【社会事业】 开展创建善行美德光荣榜、道德讲堂、墙体彩绘道德故事等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宁州镇志》编撰工作顺利完成;碗窑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和陶文化创意园、陶文化产业园稳步实施,“三园一村”格局初步形成。深入实施殡葬改革,火化率和入公墓率达100%,2016年已竣工的节地生态葬农村公益性公墓15个全部投入使用,2017年6月市、县相关部门已全部验收合格。实现27个村(社区)殡葬改革全覆盖。继续履行好计划生育管理职能,抓好政策法规宣传、人口信息采集、优生优育等工作。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做好残疾人帮扶关爱工作。帮助下岗失业工人、妇女青年、农村党员、贫困农户等各类人群创业致富,发放“贷免扶补”等各种创业贷款约两千万元。“同心工程”结对联系单位民盟云南省委、民进云南省委助力宁州发展。
【社管综治】 严格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社会治安、交通、消防、生产安全等各项任务。注重发挥职能部门、村(社区)、群众的治安防控力量和治保、调解、保安、义务巡逻等群防群治队伍的作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年受理并调处各类纠纷420件,调解成功409件,成功率达97.38%。
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对棚户区改造工作、“三湖”生态应急工程土地复耕和占地赔偿、殡葬改革、华宁县驾考中心违法用地等一批关系民生的重大事项进行风险评估。认真做好来信来访接待处理工作,接待各种来信来访62件,办理答复来信来访59件,办理答复率达95.16 % ,强化积案的排查和化解工作,信访实际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处理,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密切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实现了抓信访,保稳定,促发展的目标。加强网格化管理工作,街道16个村委会11个社区共81个的网格化手机领用基本实现普及,完成平地、上村、右所、王马等13个村(社区) “6995语音公众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加强宣传,落实措施,抓好流动人口管理、禁毒防艾、反邪教等工作。狠抓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全年无一次死亡3人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生态建设】 高度重视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保护工作,从人力、物资、制度、政策等方面积极努力,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建了一支由20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宁州街道环境综合执法中心,切实加大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农村“七改三清”工作力度。二是做好城区城郊垃圾集中清运。将城郊结合部的6个村(社区)25个村(居)民小组的垃圾纳入城乡垃圾统一堆放清运,借力项目实施及时更新环卫设施,做到运转有序。三是健全完善考核制度。提高环境卫生整治、水源地保护、林业工作在村(社区)年度绩效考核中的分值比重,正向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四是加大林政管理力度。年度完成义务植树7万株,种苗备种1.5万公斤,育苗36万株。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000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6000亩野外作业规划。积极配合森林公安开展案件查处,有力打击了涉林违法行为。
【基层党建】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扎实认真落实党建工作目标、“作风转变年”和“基层党建推进年”各项工作任务。学用结合,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加强理论武装,提升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实行书记、主任、人大工委主任划片督促班子成员包片包村负责跟进的领导机制,强化第一保障。以会代训,利用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三级干部大会、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例会等机会,学习宣传党规党纪,倒逼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深化“互联网+党建”,构建“电脑、电视、手机”三屏互动服务模式。有序推进居民小组党员活动室建设,推动党的建设与“两新”组织发展深度融合,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城关社区建立党代表工作室,开通《城关智慧党建》公众号,实时更新社区党建信息,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机结合,使广大党员对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党建宣传工作的效率和公众参与度,为解读国家政策,宣传社区党建文化提供了新平台。城关、右所、铁埂、暮车、平地5个党建示范点亮点纷呈。
【党风廉政】 贯彻落实“三重一大”、“一岗双责”、“三公开”、“双述”等制度。开展廉洁从政警示教育,将党纪党规教育纳入街道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内容,严格执行社区集体开支“主任审核、书记审批”制度,把社区“小微权力”锁进制度笼子。强化廉政监督和经济责任审计,从机制、源头上预防腐败发生。强化作风建设,不定期抽查干部迟到、早退、中途离岗、旷工等行为,坚决查处懒作为、慢作为等“为官不为”行为,认真开展“村霸”及慵懒滑贪“四类村干部”问题整治工作。干部管理逐步走向规定化、科学化、制度化。始终坚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把“四种形态”的运用贯穿于纪律审查的全过程,教育挽救大多数,严厉惩处极少数,真正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
班子成员与27个村(社区)“两委”和村(居)务监督委全年开展谈话提醒165人次,开展谈话提醒第一种形态运用82人,诫勉约谈2人,通报批评7人,给予开除党籍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人,其中2人被判处刑罚需要开除党籍的纪律审查工作正在办理中,持续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健全完善“三资管理”体制机制,制定出台《宁州街道村(社区)总报账员管理办法》,严格落实村(社区)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促进廉洁村(社区)建设有序开展。
【登楼山隆重庆祝正月十七民族传统节】 2月13日(农历正月十七),宁州街道办普茶寨村委会登楼山村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七民族传统活动 。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登楼山,赏花交友、祭祀祈福、入庙朝拜、欢歌起舞、体验民俗文化、品尝地方小吃。大会活动中午一点开始,首先由古朴、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阿勒哩》拉开序幕,随后是普茶寨村委会各小组文艺队、附近村的文艺队也自发组织前往参加庆祝,在新建的民族广场上尽情地舞动,大家共同为彝族人民的美好生活而祈福,共同享改革开放的文明成果,促进了各民族大团结,更进一步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友谊。
【民进云南省委助力宁州发展】 民进云南省委以“同心工程”为工作载体,下派挂职干部,积极协调项目、资金等,多方位支持宁州发展。2017年1月投资3.28万元开展宁州辖区内27个村(社区)的春节慰问活动,为42户困难群众送去了新春的问候与祝福以及慰问金、大米、食用油、衣、被等物资,在寒冬中为困难群众带去了一丝暖意。2017年3月,投入10万元,并协调县级财政拨款15万元,与市卫计委、县卫计局共同为宁州27个村(社区)培训乡医、购置中医理疗室相关设备器械,开展中医理疗服务;开办了针对宁州群众的核桃种植养护的培训班,培训120人次,投资2.28万元。
11月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帮扶培训,投入3.4万元,对岔纳村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技能培训,为街道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此外,年内民进云南省委还从街道迎“登楼老爷”民俗活动、大圆子水塘环境整治、核桃园道路建设、烟区道路建设、蔬菜种植培训等多个方面,给予宁州经济上和工作上的大力支持。
【六月安全月系列宣传活动】6月15日中午,宁州街道积极参与“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主题六月安全月宣传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安放展板、张贴宣传画册、发放宣传单和会议宣传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各种安全事故预防、安全避险、安全处置的应对方法和安全常识。做好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全面提高辖区群众的思想认识和自觉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次活动共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8000余份,对辖区内的16个转型升级砂石磷矿矿山、6家制陶企业、12家特种设备使用企业、2个重点工程、7个加油站点、3个气体经营存储企业、工业园区内的18家工矿商贸生产企业和3个临时砂石开采点进行了安全专项大检查。为宁州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落实街道村两级安全监管责任及企业业主的主体责任,按照属地管理、以村为主、企业自查和专项检查的责任要求,建立完善了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长效机制,形成了安全生产人人参与、生产安全人人有责的工作局面。
【发放二代金融社保卡】 8月28日,宁州街道城乡居民二代金融社保卡开始发放。发放工作开展以来,为确保金融社保卡及时、准确、安全发放,达到便民、利民、惠民的目标,宁州街道广泛宣传金融保障卡的重要性及使用方法,让广大参保群众了解金融社保卡,同时高度重视社保卡发放工作,召开专题研究会议,制订发放方案,确保社保卡发放工作有序推进。宁州街道此次共发放城乡居民二代金融社保卡共20685张,做到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应发尽发,把社保卡打造成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卡”,参保人领取养老金的“贴心卡”,群众使用方便的“放心卡”。